王金玲:“溜达”书记 铺就社区居民“幸福路”
2022-02-10 15:00:01 | 来源: | 编辑: |
2022-02-10 15:00:01 | 来源: | 编辑: |
在乳山市城区街道幸福社区,人们都知道,要找王金玲书记,一定不要去她办公室。
“我们王书记最能溜达了,虽然来幸福社区时间不长,可是基本上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走遍了。” 乳山市城区街道幸福社区居委委员史晓飞表示。
因为王金玲喜欢在社区“溜达”,久而久之,居民们都开玩笑的叫她“溜达书记”。
在王金玲看来,做社区工作,要沉下身子、贴近群众,“溜达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。“有什么诉求了、矛盾了,我必须亲自去了解它,只有了解透了之后,我才能更好的去化解它。”王金玲说到。
幸福小区一期建于上世纪90年代,基础设施老旧,存在“硬化死角”,一下雨就泥泞不堪。王金玲在日常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,立即组织小区“红色物业”工作人员进行整修。“对王书记做的这个事儿,大家都竖大拇指。”乳山市城区街道幸福社区居民马端喜表示。
社区工作面对广大居民,邻里之间难免有些磕磕碰碰,化解矛盾纠纷就成了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有一次,王金玲接到一些居民投诉:由于石墩阻挡,自己的车只能从楼后走,因此要求拆除幸福二区66号楼前的石墩。
但经过走访,大多数居民认为,为保证安全,楼前设置石墩分流车辆是十分必要的。怎么办?王金玲便挨家挨户了解居民诉求,协商解决办法。
“书记亲自召集楼长,又是视频,又是电话,党员都挨家走访,做思想工作,介绍石墩到底怎么回事,实在是不容易。”乳山市城区街道幸福社区居民宫照红表示。
“石墩”虽小,但牵扯到居民的生活就是大事。而这样的“大事”王金玲几乎天天都能碰到。遇到明事理的,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;遇到较真的,连续几个月都调解不完。
凭着一份耐心、真心,即便是复杂的调解案件,在王金玲手里,也都得到了圆满解决。社区工作的13年时间里,王金玲遇到过 600 多起调解案例,成功化解率达到98%,协议履行率更是达到了100%。
“对于矛盾调解,我们要做到小事不出楼栋,大事不出社区,矛盾绝不上交的基本原则,我认为这是守护社区和谐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。”王金玲说到。
在“溜达”中解决居民诉求,用宽容和爱心化解矛盾纠纷,“溜达书记”就这样把党员身份亮在了辖区的每个角落,亮在了工作的每时每刻。她成了居民的贴心人,无论遇到什么问题,大家都喜欢找王金玲。
渐渐地,王金玲探索搭建了社区“三位一体”网格化服务平台,通过将微信、视频通讯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,辅助200余名社区弱势群体办理城市低保、120余名居民申领大病救助,为800余名有就业需求的人员提供社区创业大学等培训机会。
“溜达书记”在溜达的同时,脑子也转个不停。民生诉求处理机制、社会服务品牌,一个个新点子、新举措相继涌现。
姜杰是王金玲在松山社区工作时的得力搭档,也是松山社区“老兵”品牌调解室的志愿者之一。
在松山社区,像他这样的老兵有400多名。为了更好的发挥退伍军人的表率作用,王金玲率先在松山社区成立了老兵调解室,帮助他们更好的转换角色,实现自我价值。
“我感觉不但对社区退役军人更加方便管理,而且能够更好发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。 ”乳山市城区街道松山社区党委书记姜杰表示。
从松山社区到幸福社区,王金玲就这样“溜达”了十三年,十三年间,她将走过的每一步都夯成砖石,为社区居民铺就了一条“幸福路”。
“还是党员的身份时刻激励着自己。咱也看到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做法。我觉得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。我也是积极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。”王金玲表示。
循着榜样的足迹,王金玲先后获得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、“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威海市和谐使者”等荣誉称号。
从向榜样看齐,到成为别人的榜样,十三年间,王金玲把“居民满意、居民幸福”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,在平凡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。
来源:威海组工